Loading...
马上就是寒露了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它的日子通常在每年阳历10月7日~ 9日之间。
寒露节气的到来,预示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,我们生活的北半球白天会继续缩短,另外气温也会随之降低。
相信现在很多北方地区的小伙伴已经能感受到早晚的凉意了。
之所以是这个名字,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露水的温度很低,但还没有凝结成霜,故而称为“寒露”。
寒露并不单单是个节气,它还起着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作用。
比如农谚中就有这样一句话:“寒露在头,三九冻死牛;寒露在尾,三九穿单衣”。可见今年冬天是冷是暖,从寒露这天就可以看出。
MK体育恩波利合作伙伴那么人们是如何做出这样的预测呢?一起来看看吧!
—寒露在头,三九冻死牛—
所谓的头,其实是指月初,今年寒露的日子是10月8日,阴历的九月初六。
不论是阳历还是阴历,寒露都处于月初,那么这也意味着三九天气会非常冷。
我们都知道,牛是农民们耕种的好帮手,那可是家里的大宝贝。
到了冬天,农民们会准备厚厚的粮草给牛搭建一个暖和的窝,而牛本身因为皮厚就很抗寒。
如果说能把牛冻死,那么这个冬天的寒冷可真不一般。
其实,牛不会被冻死,只不过人们想通过这样的比喻,来告诉人们冬天到底有多么冷。
在古代,人们没有先进的气象预报设备,只能依靠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预测天气变化,以便更好地安排生产和生活。
当寒露在头时,人们会提前做好防寒准备,储备足够的柴草,修补房屋,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冬季虽然寒冷,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。
寒冷的冬天也意味着雪会比较多,这时候孩子们就可以在雪地里打滚、堆雪人、打雪仗。
家人们也不用去地里忙乎,大家可以围着火炉,坐在热炕头上聊聊天,共同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。
—寒露在尾,三九穿单衣—
这里的尾说的就是月末,如果寒露出现在阴历月份末尾的话,说明今年冬天是比较暖和的。
虽然冬天不会太冷,但也不至于穿单衣服,这里同样也是夸张的说法。
暖冬的到来,对农民来说,是好事也是坏事。
在过去,人们住的房子并不是特别保温,很多门缝窗户缝都漏风,使得屋内十分冷。
再加上取暖方式比较简单,整个屋子冷的让人瑟瑟发抖。
记得小时候,冬天最发愁的就是睡觉,那冰凉的床铺,如今想想都浑身发抖呢。
因此,当冬天比较暖和的时候,人们就可以过个较为舒适的冬天,不用太受罪。
那坏处呢?就是对农业有影响,暖冬会影响人们种植农作物。
暖冬意味着冬天不会太冷,那么田里的害虫就不会被冻死,等到来年春天,这些害虫复苏,会啃食庄稼,严重影响收成。
—今年冬天还会冷吗?—
根据农谚的预测,今年冬天是比较寒冷的,但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臭氧层破坏,使得这几年的气候十分异常,单凭农谚预测冬天的冷暖,有点不准确。
现在科技进步,科学家们通过气象卫星检测大气流动,从而推测出今年冬天是个冷冬的几率比较大。
那么作为老百姓,我们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冷冬的到来呢?
对于农民而言,首先,要做好农作物的防寒保暖工作。
可以采用覆盖地膜、搭建简易温室等方式,为农作物营造相对温暖的生长环境。
不耐寒的蔬菜作物,如番茄、黄瓜等,可以在夜间覆盖草帘或保温被,防止冻害发生。
同时,要提前做好灌溉工作,保持土壤湿度,因为湿润的土壤比干燥的土壤更能保温。
对于种植果树的农民来说,冷冬来临之前,对果树进行修剪,剪掉病枝、弱枝等,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,同时也能增强树体抗寒能力。
也可以用石灰水等对树干进行涂白,减少树干对热量的吸收,从而降低昼夜温差对树干的影响,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。
此外,在土壤封冻前,给果树浇足封冻水。
封冻水可以保持土壤湿度,稳定地温,防止冬季土壤干旱和冻裂,降低果树根系受冻的风险。
切记浇水时要浇透,以保证水分能够渗透到根系分布层。
对于养殖业的农民来说,冷冬也存在着不小的挑战,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饲料和燃料。
冷冬会导致牲畜觅食困难,提前储备好饲料可以确保牲畜的温饱。
而燃料则可以用于取暖,保障养殖场所的温度适宜,避免一些体弱的小动物被冻死。
同时,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搭建防风的装备,以减少牲畜的死亡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冷冬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。
在衣物方面,要提前准备好保暖的棉衣、羽绒服、围巾、手套等,以抵御寒冷的天气,特别是老人和小孩,更要注意保暖,防止感冒,
在居住方面,检查房屋的保暖设施,如窗户是否密封良好、暖气是否正常运行等。
如果有必要,可以安装厚窗帘或使用密封条来确保冷空气无法钻进屋子。
饮食方面,多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红枣、桂圆等,可以帮助身体抵御寒冷。
同时,要注意补充水分,因为冬季气候干燥,容易导致身体缺水。
在出行方面,要注意交通安全,提前了解路况信息,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行。
如果必须出行,要做好防滑措施,如给车辆安装防滑链、穿着防滑鞋等。
—总结—
“寒露在头,三九冻死牛;寒露在尾,三九穿单衣”这句谚语是过去人们经过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得出的。
虽然现在这句农谚在预测天气变化上准确度不高,但这句话依然对我们有启示作用。
它告诉我们要适应大自然的变化,提前做好准备,以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。
最后,也希望大家能做好充足的准备,无论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,都能顺顺利利得到度过!